产品简介,
【拼音名】 Màn Jīnɡ Zǐ
【英文名】 FRUCTUS VITICIS
【别名】 白背木耳、白背杨、水捻子、白布荆
【来源】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. var. simplicifolia Cham. 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.的干燥成熟果实。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性状】 本品呈球形,直径4~6mm。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,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,有纵向浅沟4条,顶端微凹,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。萼长为果实的1/3~2/3,5齿裂,其中2裂较深,密被茸毛。体轻,质坚韧,不易破碎。横切面可见4室,每室有种子1枚。气特异而芳香,味淡、微辛。
【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灰褐色。花萼表皮细胞类圆形,壁多弯曲;非腺毛2~3细胞,顶端细胞基部稍粗,有疣状突起。外果皮细胞多角形,有角质纹理和毛茸脱落后的痕迹,并有腺毛与非腺毛:腺毛分头部单细胞、柄1~2细胞及头部2~6细胞、柄单细胞两种;非腺毛2~4细胞,长14~68μm ,多弯曲,有壁疣。中果皮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,壁微木化,纹孔明显。油管多破碎,含分泌物,周围细胞有淡黄色油滴。内果皮石细胞椭圆形或近方形,直径10~35μm 。种皮细胞圆形或类圆形,直径42~73μm,壁有网状纹理,木化。
(2)取本品5g,加石油醚(60~90℃)50ml,加热回流2小时,滤过,弃去石油醚,药渣挥干,加丙酮80ml,加热回流1.5小时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蔓荆子黄素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,分别点于同一用1%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醋酸乙酯-甲醇(3:2:0.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三氯化铝乙醇溶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【炮制】 蔓荆子:除去杂质。
炒蔓荆子:取净蔓荆子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微炒。用时捣碎。
【性味】 辛、苦,微寒。
【归经】 归膀胱、肝、胃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 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,齿龈肿痛,目赤多泪,目暗不明,头晕目眩。
【用法用量】 5~9g。
【贮藏】 置阴凉干燥处。
【备注】 (1)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,临床常与防风、菊花、石膏等配伍应用;对于头风头痛病症,本品又可与藁本、川芎等配伍应用。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、头目昏暗,常与菊花、川芎、决明子等配伍应用。
西安伍叶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现货供应,金丝桃素0.3%,乳香酸65%,二十八烷醇60%,甘草酸7%,刺蒺藜皂甙40-90%,水杨甙15-98%,刺五加甙0.8%,荷叶碱2%,磷脂酰胆碱50%,山楂黄酮20%,柚皮甙98%,柚皮素98%,黄芪多糖50%70%,枸杞多糖50%,云芝多糖50%,蒲公英黄酮4%,啤酒花黄酮4%,颠茄,板蓝根,决明子,黑蚂蚁,夏枯草,娑罗果、罗汉果、荨麻、陈皮、杜仲、木瓜、何首乌、石斛、白桦茸、红花、朝鲜蓟、接骨木、韭菜子、苜蓿、大枣、葛根、苦瓜、山药、亚麻籽、玉米须、马黛茶、木耳、蓝莓、杨树花、燕麦、桔梗、黄芪、颠茄、枸杞、覆盆子、积雪草、刺五加、人参叶、苦荞、高良姜,白芍,红曲米,紫草,山楂,栀子甙,番泻叶,黄精,黄柏,虎杖,常春藤,白芷,苦瓜,苦木,莱菔子,龙胆草,蔓荆子,黑升麻,葫芦巴,翡翠阁,葛根,杜仲叶,颠茄,丹皮,丹参,大黄,刺五加,车前草,车前子,朝鲜蓟,白芸豆,猫须草,南瓜子,荨麻,肉桂,桑叶,桑葚,黄秋葵,红景天,生姜,石榴皮,水皂角,酸枣仁,生姜,鼠尾草,鼠李皮,益母草,鸡血藤,积雪草,香菇,紫锥菊,18702960615 QQ1292296182 传真,029-68863638